脑卒中引起肢体偏瘫应早期康复训练
时间:2013-11-25作者:南京悦群医院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特别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发病急、快、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现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在医学水平发达的国家,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已成为共识。
一、 肢体位置正确摆放
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仰卧位时,肩外展50°、内旋50°、屈40°,将肩胛骨及整个上肢放在衬垫上,防止肩胛骨后倾,肘关节微屈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患侧下肢髋及膝关节略屈曲,在膝下置一小枕,大腿外侧至膝关节放沙袋以防其外展、外旋、足底部顶住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侧卧位时,注意保持上肢伸展及患肢不受压,保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僵直和萎缩。
应提倡早期康复训练,从患者发病或住院第一天即可开始,顺序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
上肢训练:协助患者上肢肩关节前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肘、腕关节屈伸,桡尺侧偏移的活动、掌指关节屈伸对指、握拳、释掌等功能训练;下肢训练:帮助患者髋关节屈伸、内旋、外旋、内收、外展和膝关节屈伸,足趾关节屈伸,逐渐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
即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的主动运动。分别对肩肘、腕关节做屈伸运动,另外指导患者先做患肢的“假想运动”,即用意志支配发出神经冲动,使瘫痪肌肉收缩,然后做肌力和主动运动。根据患者站立的状况逐渐进行站立、行走训练,逐步过渡到缓慢步行,力求步态正确,为下一步的功能训练做好准备。
3、 物理治疗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配合物理治疗,以促进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和预防静脉炎,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法,如软瘫的患者按摩手法宜深重,而痉挛性瘫痪的患者则宜轻柔,以降低或促进中枢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注意手法要轻柔,按摩的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20~30min;可采用针灸治疗,每日1~2次;采用电脑中频电疗仪,选择功能性电刺激处方刺激患侧上下肢的无力肌群,每次15min,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脑卒中引起肢体偏瘫应早期康复训练应在发病后48小时如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疾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就开始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脑血管意外发生后导致部分脑组织受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可以再生。
南京悦群医院是一家主要从事“植物人及昏迷”病人的促醒,颅脑损伤和各种缺血缺氧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工作的医院。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在脑卒中康复上有着多年的治疗经验和多例成功案例,具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医师和一流的康复器械设备,通过我们的治疗使许多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