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

首页 > 特色治疗 > 高压氧

高压氧在治疗脑梗塞中的治疗机理

时间:2014-05-30作者:南京悦群医院

 1、高压氧可以提高氧分压及血氧含量,提高组织氧贮备:常压下呼吸氧气时组织中毛细血管动脉端内血氧分压可达12kPa(90mmHg),如果血流量减少一个,该处氧分压可降至2.6kPa(20mmHg)。如在0.3MPa下进行高压氧治疗,动脉氧分压氧可达2140mmHg,此时最细的毛细血管动脉血氧分压可达60-73kPa(450-550mmHg),即使血管血流量减少一半,其氧分压仍可比常压下氧分压高得多。可以迅速改善病灶区域供氧,改善有氧代谢,增加能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

       2、高压氧可以增加组织内毛细血管氧的弥散半径:以大脑皮层毛细血管为例,常压下呼吸空气时氧的弥散最大半径30-40um。而皮层内毛细血管间距最大不超过60um,说明皮层的任何角落都能获得氧气供应。但在脑水肿时毛细血管间距加大,会影响氧气供应。但在0.3MPa下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使毛细血管氧弥散半径增加至100nm,可以弥补之。
       3、高压氧下可以控制脑水肿: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颅内压可以降低,已被证实。其治疗机理:
(1)、高压氧下可以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和血管床容积。在0.2MPa下脑血流减少25%。可以使颅内压力降低;
(2)、脑血流量减少可减少血液水分向组织渗透,减轻组织水肿;
(3)、由于组织缺氧迅速纠正,改善缺氧,组织有氧氧化恢复、能量增多、酸性产物减少,可以减轻细胞水肿。高压氧降低颅内压力,而且没有药物降颅压的副作用,如脱水、电解质紊乱、增加心脏负荷等。
       4、高压氧下要以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在高压氧下全身的血管均处于收缩状态,颈内动脉亦不例外,仅椎-基底动脉特殊。在高压氧下椎基底动脉反而扩张,增加脑干和网关结构的血供及供氧,有利于昏迷病人的清醒。实验证明在0.2MPa下进行高压氧治疗,椎动脉血流量增加18%左右。
       5、高压氧作用下会使病灶组织出现反盗血现象,有利于对脑血栓病灶的供血:在高压所作用下正常脑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缺血的血管因酸中毒、缺氧而麻痹,对高压氧作用不敏感而没有收缩或收缩轻微,故而有较多的血液流经病灶区域。
       6、高压氧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上世纪中期就有人证实动物经高压氧处置后血内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减少、白细胞减少、血浆蛋白质减少。其具体机理:高压氧有轻度溶血作用,使红细胞数量减少,较长时间进行高压氧治疗,由于机体处于高压状态,会抑制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均有利于血液循环。
       7、高压氧可以刺激病灶区域内毛细血管新生,促进侧支血液循环。
       8、增强吞噬细胞吞噬能力:梗塞灶内坏死的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各种纤维、髓鞘等,必须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然后将消化残渣携走,排泄掉。病灶清除后才能由胶质细胞修复。吞噬细胞坏死组织、异物、细菌等吞噬、杀死、消化,均需利用氧气。缺氧时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能力均明显降低。有实验证明当环境氧分压低于4kPa(30mmHg),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消化能力降低。梗塞灶中心氧分压可低至零。在高压氧环境中可以迅速提高梗塞灶内氧分压,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清除能力,为组织修复创造条件。
       9、高压氧具有控制肺水肿、抗休克、恢复各器官功能的作用。
       10、高压氧可以恢复缺血半暗区域的细胞功能。实验证明,正常脑组织血流量0.5ml/g.min,如果降至0.1-0.5mi/g.min之间(一般在0.1-0.17ml/g.min),脑细胞处于结构正常,但功能丧失的抑制(休眠)状态。在脑梗塞的周围就存在这类因缺血、缺氧而保持结构完整,代谢降低,功能减退或丧失,脑电活动受抑制或停止的区域。把这种区域称半暗(影)区、缺血半暗(影)区、半暗带。半暗区可以持续7-8年甚至终身。高压氧可迅速改善半暗区的供氧,逐渐改善供血,恢复缺血半暗区域内神经细胞功能。可以解释高压氧对某些陈旧的脑梗塞病人仍有一定疗效。
联系我们:
值班QQ: